close

心臟是身體的核心,位於身體中間偏左側,相應於右大腦半球,也就是" 感受 "側,它的位置正是我們指稱" 自己 " 的地方,代表著各種感受,尤其是 " "的感受。

心臟的跳動是自主的活動,如同呼吸一般,都受到嚴格控制的和諧律動,只是呼吸比較容易刻意調整,而心臟除非經過嚴格特別的訓練,否則無法隨意控制,因此我們可知如果心跳不穩,也就是所謂的心律不整,代表正常秩序受到破壞,也就是你的思緒脫離的正常的規律。

心臟在解剖上由內壁分成兩個部份,從基本的象徵符號也可以看出,愛心就像兩個圓形腔匯合成一個尖端,如同兩個對立性的功能,愛就是願意互補而彼此豐富對方,讓雙方完整且圓滿,這也是心臟代表著愛與合一。

許多談到心的言詞中,我們知道心臟總是和情緒有關,情緒(emotion)是從我們內心發出的東西,一種由內向外的動作,我們會說:"高興的心砰砰跳"、"我心裡有事"、"他很貼心"、"我銘記在心"等等,如果一個人缺乏情緒的部分,我們會覺得他過於冷酷,給人"鐵石心腸"的印象。一對相愛的戀人我們說他們"心心相印",在這些話中,都說明心臟是自然的情緒表達,它不受理智和意志的控制。

心臟同時也是接受愛和付出愛的重要情緒象徵,如同我們"把心給了孩子",就代表我們愛孩子,如果我"心繫某人"就表示我們向他"打開心房",於是我們成為"心胸開闊"的人,相反的如果我們緊閉心房,就是"心胸狹窄"的人,也就是不肯"傾聽心理的聲音",不懂得"心中感受"的人是"鐵石心腸",也意味著他們不會"把心獻給別人",所以他們小心翼翼的不要"把心放在任何事上",結果對於每件事都漠不關心,相反的太熱心太心軟的人,一昧的按自己的想法全心投入、永無休止,這兩種情緒都超越限度而過於極端,由此可知,我們可以檢視自己在愛的路上是否過與不及。

在正常的情形下,我們不會特別察覺自己的心跳,只有在特別情緒或疾病下,才能聽到並感覺到,當我們受到某事刺激或出現重大變化時,心跳才受到意識的注意,在此我們發現所有心臟病的主要關鍵,是要我們再次"傾聽自己的心聲"。心臟病患者大多數只聽腦袋的聲音,而忽略了內在的需要。

許多心臟症狀都顯示了"擔心"的議題,害怕生活律動失序,所以讓心胸縮緊,造成心絞痛,或是喪失自然心律的彈性與適應性,而讓心臟功能停止,心臟病發時請注意是否過份重視"我"和"意志"的掌控,而無法順著生命之流的安排,切斷了正常生活間的聯繫。

有心臟問題的人,值得探討下列問題:

1.我的頭和心,我的理智與感受,是否和諧且平衡?

2.我是否自由的表達自我感受?

3.我的生活和愛是 " 合一的 " 還是 " 疏離的 "?

4.我的生活是否充滿鮮活的律動,還是僵化固有缺乏彈性?

5.我是否傾聽自己的心?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renaChang 的頭像
    SerenaChang

    Chit Chat with Serena

    Serena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